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> 首页 > 团学工作 > 青春风采 正文

【“安全+”大思政课实践教学进行时】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“安全+”大思政课实践教学走进长丰县岗集镇

资料来源:      日期:2025年04月08日 09:07     浏览量:

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,推动“安全+”大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和内涵式发展,践行“四个融入”,深化校地合作,3月26日,学院组织师生赴长丰县岗集镇开展“安全+”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,通过主题党日、主题团日、应急科普、社区共建等多种形式,为当地师生和居民带来了一场生动的安全教育实践课。岗集镇党委委员、组织委员、统战委员周永峰、二级主任科员代兵、团委书记谷郑怡、学院党委副书记翟富林、团委书记许晓鹏、第三党支部党员徐瑶、王艳艳、陈维伟,学院入党积极分子及各团学组织学生代表参与活动。


“安全+”大思政课走进岗集镇邻里中心

“安全+”大思政课走进合肥汽车机械技术学校

活动第一阶段在合肥汽车机械技术学校开展,举办四个“一”活动,即一堂消防安全主题党课、一堂安全科普主题团课、一场结核病防治进校园活动、一次应急科普实操。

一堂主题党课:筑牢消防安全“责任墙”

徐瑶以近年典型火灾案例为切入点,面向师生讲授消防安全专题主题党日课。课程通过剖析校园及公共场所重大火灾事故的惨痛教训,系统讲解火灾分类、预防措施及自救技能等,结合灭火器使用说明和疏散标志识别实操,强化应急能力。以克拉玛依友谊馆事故中安全通道锁闭等管理疏漏为例,深入阐释“生命至上”理念与社会责任担当,将“责任与担当”的思政元素融入课堂,引导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意识,呼吁学生从日常细节践行安全意识,携手筑牢校园安全屏障。

一堂主题团课:拧紧安全科普“思想阀”

王诗雨开展安全科普小课堂主题团日课,以趣味动画和视频形式普及网络安全知识。课程聚焦网络安全方面,结合网络诈骗典型案例,拆解“刷单返利”“冒充熟人”等常见骗局,讲解网络安全技巧,增强学生安全防范能力,深化“主动防范、守护安全”的安全观。

一场结核防治宣传:织密校园健康“防护网”

赵伟臣开展结核病防治科普讲座,从飞沫传播原理切入,科学阐释结核病传播途径与防控措施,呼吁学生关注公共卫生,破除“结核病无法治愈”等认知误区,消除对疾病的误解与恐慌,引导学生树立“主动预防、人人参与”的意识。学院志愿者还在校园张贴结核病防治宣传海报,营造“共防共治”的校园氛围。

一次应急科普实操:打造急救技能“训练营”

姚俊通过视频演示和假人实操,指导现场学生掌握心肺复苏技能,分步讲解如何判断患者状态、定位按压位置、控制按压频率及人工呼吸要点,并邀请学生分组实操。参与者通过胸外按压、人工呼吸等练习,切实掌握急救技能,在沉浸式体验中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,现场互动热烈,学习氛围浓厚,生动呈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实效性。

主题宣讲

心肺复苏实操教学

随后,学院师生前往岗集镇邻里中心开展第二阶段活动。代兵、谷郑怡、翟富林、许晓鹏、王艳艳与同学们一起开展工作交流,探讨如何将党建工作与社区安全治理、公共服务相结合,发挥党员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,推动安全治理与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。同时将此前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的经验沉淀与此次“安全+”大思政课的创新探索有机融合,推动校地合作迈向更高层次。

为进一步巩固合作成果,双方举行“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”和“志愿服务实践基地”授牌仪式。这一举措既是“三下乡”长效机制的延续,也是“安全+”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新起点,为学院与岗集镇后续长期合作奠定基础、搭建平台。从“三下乡”到“安全+”,变的是形式、载体,不变的是校地共育安全防线的初心与使命。

授牌仪式

本次“安全+”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,将专业课堂延伸到校园、社区、文化中心等,以“安全+思政”、“党建+业务”的模式,践行“四个融入”,探索高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路径,将安全知识转化为行动自觉,将思政教育融入民生服务。

下一步,学院将继续推进“安全+”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,打造公共安全科普新业态,创新安全教育形式,强化长效共建机制,推动校地合作向更多领域延伸,为提升全民安全素养、构建平安社会贡献高校力量,让“安全+”大思政课真正成为筑牢社会安全底线的思想引擎和实践标杆


撰稿: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 李韵涵 郑昕然 许晓鹏

核稿: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 翟富林

编辑: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 王艳艳

审稿: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 翟富林

最新图文

最新文章

友情链接
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双凤工业区凤霞路15号
电话:0551-65658199(办公室)
邮编:231131
版权所有 © 2024 安徽理工大学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